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的原因有很多。调研不充分、风险评估不专业、客户不诚信、客户经营能力不逮、经济周期因素、行业下行、市场变化等等,都是原因。换一个角度,梳理产生风险的原因,信用授信产品的移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段时间分管个人业务,信用卡发行的任务沉重,于是下基层调研。经营行的行长、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客户经理,都建议可以考虑给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主发卡,提高授信额度到一百万、两百万甚至更高,这样就容易完成任务了。我当时就明确,绝对不允许!
 
银行的不同信贷产品,是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依据这些不同需求的不同风险节点进行设计的,其相应的管理逻辑也是依据这些不同进行规定的。一旦移用或错位,就会造成风险管理的错位,最后导致风险的发生。
 
信用卡是属于无抵押个人消费信用,资金的用途就是个人的日常消费。因此,风险的控制首先是额度审批,把额度控制在客户月收入的一定比例内,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考虑客户的年龄、职业、以往信用记录等。发卡后,日常关注的是客户的消费习惯和还款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个人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是生产或商业经营性贷款,资金用途一般是客户日常经营性流动资金。风险控制除了客户以往的信用记录,更主要的是评估客户的经营管理能力、生产能力、经营的产品是否适销对路等。日常管理中,要关注客户经营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随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还可以要求客户提供抵押、质押或保证担保等保障措施。也因此,个人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程序比信用卡要复杂,需要的资料也更多一些。贷后的管理,内容也更多而复杂。
 
如果把信用卡用于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的经营,就会混淆消费和经营两类资金的用途,造成产品的移用,导致管理的错位,从而产生风险。因为业务反映在信用卡业务的账目中,信用卡部门就只按照信用卡无抵押消费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风险管理,不会去关注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很不幸,在信用卡业务发展初期,不少银行的基层行都发生过这样的产品移用情况,信用卡发卡量和消费额任务很容易地完成了,但很快风险也大量产生了。
 
回头看这几十年,许多信用风险的产生,正可以从产品移用的视角进行分析。
 
比如,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包括项目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等)。对固定资产贷款有许多不同于流动资金贷款的准入条件和审查要求,也有不同的管理逻辑。企业和银行的客户经理,往往为了审批的方便,有时是因为固定资产贷款的指标紧张,会有意无意地以流动资金贷款替代固定资产贷款。虽然放贷款的时候,经办人心知肚明,但一旦贷款放出去以后,整个管理系统还是把这笔贷款作为流动资金贷款来管理,最后会形成不良资产。
 
对企业来讲,用大量的流动资金贷款去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首先形成了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错配,造成资金管理的困难,从而带来流动性风险。由于在贷款申请和评估时,不是在项目投资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不会针对项目投资所需的额度、期限、用款进度、贷款方式进行设定。所以企业项目投资后,不仅有资金期限上的错配,还有金额的错配、用款进度不能按计划进行,需要不断地申请新的贷款,或者需要用高利贷进行临时周转等,这些既影响了项目投资的进度,也加重了项目投资的成本。有些企业原本的生产经营很正常,由于投了新的项目,项目的资金不能与项目投入的进度相匹配,无奈把原有生产经营必须的流动资金挪用到项目投资中,因此而影响了原有业务的正常开展,最终拖垮了整个企业。
 
自从有了按揭贷款,有的房地产企业因为自身资金链紧绷,就利用员工或社会人员的身份证,办理假按揭贷款供企业使用。这也是一种产品的移用。结果有个别银行的个别营业机构把原本相对低风险的按揭贷款办成了高风险贷款。
 
近年来的一些监管套利业务,也容易造成产品移用的现象。特别是在业务的多层嵌套后,业务的股、债逻辑混乱,导致风险管理目标错位。由于多层嵌套,资金的最终业务逻辑已经与第一层的业务逻辑不同。如果还是用第一层的业务逻辑进行业务审查和风险管理,这些风险管理措施可能就会落空。十年前引发金融海啸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监管套利的结果。首先是贷款与贷款对象的错配,把贷款贷给了无力偿还的人,或贷款额度大大超越了借款人的偿债能力。其次是把贷款证券化,然后分级销售。再然后是一层层地资产池组合。最终投资人根本不知道投的是什么资产,只知道是被评级机构评级过的资产。
 
银行的每一个产品,都有这个产品特定的业务内在逻辑,准入的标准、审批流程的设计、成本收益的计算、合同条款的设定、风险管理的要求等都是相应配套的。个人贷款与公司贷款不同;个人贷款中的不同贷款品种也有不同的逻辑;公司贷款中的不同贷款也是如此。不同用途的信用证、保函、汇票等表外业务也有不同的业务逻辑。一旦产品移用,原来设定的各项管理措施就会变得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各项风控措施都失效。
 
我们往往就银行的报表分析,那类贷款风险高,哪些行业贷款风险高。如果考虑到银行大量授信产品被移用的因素,那么,可能这些贷款、这些行业是被冤枉了。比如,批发零售、小微企业、加工生产业等。这些科目中的贷款,实际上大量的被移用到其他领域了。这样的后果是,银行大量压缩这些类别的授信、上级行大量减少对这些类别授信的授权,最终影响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也可以说是,产品移用导致业务管理的风险。
 
从客户的角度说,需要资金的时候,只要拿到资金就可以,不关注负债的品种是否与自己的用途相匹配,也给后续的经营带来被动甚至困难。许多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不仅有杠杆率高的问题,更有负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个结构,有期限结构,也有负债品种结构问题,还有负债结构与资产结构匹配的问题。因为这样,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常年处于到处找资金的烦恼中。一些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甚至危及企业的存亡,很大程度上与这些错配有关,或者说是移用了负债产品的结果。现在看来,企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银行在创新产品时,要深刻理解产品的内在逻辑,设定相应的业务流程和风控措施。比如基层行同事建议的,给个体经营户和小微企业发行用于生产经营的信用卡。我觉得这样的创新是可以考虑的,但这必须单设一个业务品种,进行专业的管理,针对这类客户的生产经营特点,确定准入标准、评估风险的方式、发卡授信后的风险管理要求等等。在依据业务逻辑创新的同时,更要关注在具体办理业务中产品的应用得当,防止经营机构因单纯业绩观念而发生产品移用的风险。
 
2018/5/16
话题:



0

推荐

刘晓春

刘晓春

53篇文章 160天前更新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金融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曾任浙商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金融研究所《浙江农村金融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国际业务部信贷科科长、国际业务部信贷部经理、营业部副总经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总经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