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大概是1985年前后,银行发放贷款,不仅要信贷部门审批,忽然还要计划部门审批。于是两个部门,或两个条线,从上到下的打起来了。从要不要计划部门批准,到退而求其次应该怎么一个审批流程,职责边界。肯定的一点是,企业和基层行增加了审批环节和公关成本。这样,计划部门从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变成了一个既是内部资源配置部门又是面对客户的权力部门。最后,当然还是回归本源,内部管理部门还是内部管理部门,而信贷部门也分为了前台客户部门和后台审批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

这件事,表面看,是一个机构内部两个部门话事权的争夺,惯常的办公室矛盾,一场茶壶里的风波。实际上是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的重大调整和转折。因为,这事件并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挑起的,是决策层的重大决策,是银行业务发展导致的必然结果。

在这之前,中国整个经济是计划经济,银行的运行也是按整个国家的计划运行的。全国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基本上是一个稳定的数字,再加上农业有季节因素和气候因素。每年基层银行根据自己辖内服务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存贷款计划上报。汇总到总行后,由总行与相关部门协调,最后确定下一年度的计划。随后各级行按计划操作即可。这种模式下,信贷部门经过风险审查后审批的贷款,一般总是在计划范围内的。偶有偏差,在年度中间的计划调整中做些调剂就可以了。这个时期,银行基本不需要考虑资金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效用,主要是完成计划,适当平衡。

改革开放后,企业多起来了,特别是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贷款的主体和贷款的数量大幅增加;农村搞家庭承包,多种经营,经济主体多了,信贷需求超出了以前的计划范围;拨改贷,国有企业的贷款需求也多了。再加上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高涨,信贷部门审批的贷款量,往往会超出计划。而在当时,已经批准的贷款不能发放,无论是基层行,还是企业、地方政府,都是不可理解的。此时,资金需求大于供给,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原来的计划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为了调节平衡,信贷不至于突破计划,于是就有了贷款还需要计划部门审批这一举措。

再经过几年的磨合,银行和社会都接受了贷款有没有风险和银行有没有贷款指标发放这笔贷款是两回事。银行也从计划管理,慢慢有了自身资产负债管理的概念。所以,我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好像是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实际上有一个逐步演变、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讲,到目前还在路上,还没有完成。

与三十年前相比,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丰富复杂多了。以前银行资产负债表主要就是存款和贷款。那时,从上到下介绍银行的经营情况,就是介绍存款情况和贷款情况。大大小小的行长们基本上没有总资产的概念,也没有资本充足率的概念。

现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不仅仅有贷款,还有债券、同业投资、黄金等投资、衍生产品买卖等。

同业投资的资产,五花八门,不仅期限复杂,而且投向复杂,有投向债券的、基金的、信托产品的,也有投向理财产品的。而这些产品的底层资产类别,更是不胜枚举。其中的风险,除了同业风险,不仅有资产本身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还有产品因嵌套而产生的法律风险,更有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

债券,有持有到期类的,有可出售类的,有交易类的。分类不同,风险逻辑不同,管理和核算方式也不同。比如持有到期类,基本上等同于信贷,关注的是信用风险。另两类,风险的基础是信用,但一般情况下更关注的是市场风险。因为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会即时影响债券收益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因为信用风险有了变化。同时,不同类型的债券,流动性管理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整个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地位也不同。

就负债而言,现在除了存款,还有同业存款、发行债券等。不同的负债来源,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一般来说,存款中,一般存款的稳定性要高于同业存款;个人存款的稳定性要高于企业存款;小额存款的稳定性要高于大额存款;有些机构类存款比较稳定;发行的债券也是稳定的。同业存款比较特殊,同业在流动性偏好上具有明显的同向性。当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时候,各同业机构的资金普遍宽松,这个时候向同业筹措资金非常容易。当市场流动性紧张时,资金的市场价格飙升,各同业机构基本上都资金不宽裕,此时就很难向同业筹措到充裕的资金。因此,一家银行如果主要依靠同业资金来发展业务,就会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

除了表内,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还有表外业务,甚至有所谓表表外业务。传统的表外业务都是些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比如为企业开出的信用证、保函、承兑汇票;接受的保函、信用证、承兑汇票等。这些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在存续期间一旦发生垫款,就会变成银行真实的资产和负债,我们把它叫做担保及承诺类表外业务。这些年,大量增长的表外业务是代客理财、代客投资、代客交易业务,统称为代客投融资类表外业务。理论上,这些表外业务,银行并不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不会成为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但在实际操作中,一定条件下,有些也有可能会成为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甚至是损益。因此,不能因为是表外,就把它们放到资产负债表管理的视线之外。有时候,表外业务的风险在表外,不影响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和损益,但由于表外业务的风险会引起客户和社会对银行的信任危机,最终会冲击银行表内业务的流动性。

按照巴塞尔协议III和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银行业资本管理的要求更高了,内容体系也更复杂。从银行自身资产负债表看,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内容,也更加多元,更加复杂。不同资产占用风险资本的比重不同;不同负债的含金量也不一样。这样,对于一家银行来说,做好每一笔业务固然重要,在总体上管好这张资产负债表就显得更为重要。

从历史上看,银行的倒闭,虽然有信用风险造成的,但更多的是流动性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最后也是体现为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不仅仅是期限错配。毫无疑问,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期限匹配度是最基本的。资产与负债综合的盈利能力,也是保证流动性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资产收入要足够覆盖负债的利息支出。这是流动性管理的最基本环节。这一条,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也是适用的。

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资产负债管理就不再只是业务计划和简单的资源配置,实际上是在一家银行整体层面的经营管理,是一种经营行为。在确保整体期限错配合理的情况下,还要合理调配各项来源与运用之间的比例。在资产端,也要合理摆布不同资产之间的比重,既要充分运用资本等各项业务资源,又要保证资产合理搭配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更要保证这样的配比能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同时还不能对负债的流动性产生伤害。负债端,也要根据不同负债的不同规律和特点,确定不同的比例。表外业务和表内业务,必须放在一个大框架中进行管理,表外业务与表内业务同样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配比。表外业务内部,也要有一套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和体系。不同的业务条线,亦需要有自身的资产负责管理方法和体系。有效而可持续的资本补充战略和计划。对于这些指标和比例的管理,是新形势下,银行需要探讨的新课题,目前并没有成熟的体系和工具。同时,这些比例等,也是需要根据各家银行自身的特点和市场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的。

动态平衡的需求,有市场变动造成的,也有不同业务板块变化造成的。还有区域因素造成的,季节因素造成的。比如,以前温州商人习惯春节前带上一年赚的钱回家分红过年。因此,春节前往往是温州地区一年中储蓄存款的最高峰。过了正月十五,商人们陆续外出,银行存款就开始大幅下降。温州商人的这个习惯,也会影响到他们做生意地区的银行存款变化规律。再比如义乌,春节期间与温州相反,是存款的低谷期。这些规律,既与地区和商人的文化习俗有关,也与这类商户经营模式有关。再如农业领域,播种时期的季节性投放和丰收后的季节性资金回笼等。这些规律及其隐藏的可能风险,前台业务部门要关注,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同样要以经营管理的理念来关注,并及时微调经营策略和资源配置考核方法。

做业务,肯定收入越高越好。但是在资产的摆布上,不能仅仅因为某笔业务或某项业务收入高,就挤压其他业务和其他资产。如果某笔业务或某项业务,可能会冲击整个资产负债平衡,那么再赚钱也是不能做的。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这笔业务是赚了不少钱,但银行整体可能会因此而减少盈利,甚至出现流动性风险。而有些资产,特别是一些流动性资产,虽然收益不高,特殊情况下甚至没盈利,但为了保证资产负债的有效平衡,保证银行整体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却是必须配置的。更何况不同资产还有不同的风险资本占用所形成的机会成本和机会收益。

现在还有重资产轻资产的说法。但重资产轻资产并不是优劣之分,只是资产类别的不同,不是轻资产越多越好,重资产越少越好。轻重资产之间同样需要合理的匹配。再看得深一些,没有重,哪来的轻!对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只有轻资产,顺风顺水的时候风生水起,一旦有风吹草动,就秋风扫落叶瞬间垮塌了。

负债同样要讲究成本。不过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成本越低越好。在合理的期限配置的同时,还要有合理的品种配置。记得初到香港工作时,负债中主要是短期同业拆入。于是考虑发债券和大额存单。同事不理解,明明能拆到低成本的资金,为什么还要发债券和大额存单?利率比短期拆入高,还要不菲的律师费、承销费。这实际上就是一项晴天备伞的事。在香港,那些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都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保持足够的现金,同时手头还有一定量的银行随时可以提取的授信。所谓随时可提取的授信,就是在与银行签订的授信合同中,规定在一定的额度内和一定的期限内,银行必须保证企业可以随时提取贷款使用。在未提用期间,企业要向银行支付承诺费。实际上就是企业花成本向银行购买了流动性。在监管政策中,对这样的贷款承诺,银行必须百分之百准备现金以备企业随时提取使用,是百分之百计入流动性比例中的。可见,流动性安全,在经营中的无比重要性。

计划管理、信贷额度管理、存贷比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新资本协议下的资产负债管理,这一路走来,说明银行的业务不断地在创新发展,银行的管理更加复杂的同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许多多的监管指标和监管要求,让银行经营者倍感压力和烦恼。但是,如果从全局分析这些指标和要求,可以看到,所有这些指标和要求都是现代银行持久稳健经营的内在需求。也可以说,现在,银行业管理,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基于存贷款业务的经营管理,进入到基于资产负债管理的经营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已经成为银行经营的灵魂。以前懂存贷款业务,就基本等于懂银行了。现在,精通某项业务,并不等于懂银行,更不等于会经营银行。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先生最近在一次演讲中就为什么要监管银行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一,以前银行是家族的生意,一家世代人的生活都系于这门生意上,所以特别谨慎。管理层往往是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对银行的责任是一致的。客户因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付给银行,会谨慎地选择可信任的银行。现在银行都是股份制的上市公司,股东、管理层、客户,三者利益诉求分离、短期化,导致银行自身责任感弱化;二,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了客户存款的安全,导致客户对银行安全性审核的虚化;三,因此,要对银行实行更严格的监管,并且,监管要从对机构的监管进一步深化为对银行人员的监管。这是非常有见地的。所以,我认为,相关的监管指标,不应该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约束和烦恼,银行管理层不应把这些指标看成是被动管理的要求,而应该让这些指标成为银行主动经营的内在要求和工具。更要在监管指标的基础上,探索自身新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和工具,不断提升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

2018年7月13日星期五

 

话题:



0

推荐

刘晓春

刘晓春

53篇文章 147天前更新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上海金融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经济师。曾任浙商银行行长、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金融研究所《浙江农村金融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国际业务部信贷科科长、国际业务部信贷部经理、营业部副总经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总经理。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