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8年07月21日 08:45

银行乱弹系列之十九:企业的那张资产负债表

与一些企业家聊天,都感叹钱难找。他们说,只要有钱,就可以办这个、办那个。我问,目前的资产负债情况如何?负债率高,一些债务要到期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投资这、投资那呢?他们说,这个项目有优惠政策、那个项目技术含量高,未来前景好。那目前已经有的业务怎么样呢?你看,这个板块发展很好,今后会有大的发展;那个项目技术领先,已经被用于国家重大项目;还有某某行业,未来也是有大的发展空间的。我问,为什么不买掉一...

阅读全文>>
2018年07月07日 09:00

银行乱弹系列之十八:股权质押杂谈

上世纪末到香港工作,知道了股票质押贷款。银行有做,证券公司也有做。两者做法并不相同,但关注股票的质量、交易量、股价波动状况的原理是一样的。

随着内地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股权机制的逐步完善,内地银行也开办了股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业务发展很快,并且业务类型不断创新,从贷款发展到各类通道业务,比如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等;质押物从上市公司股票发展到非上市公司股权等。相对于业务量和业务品种的发展,相应的风险识...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04日 16:14

银行乱弹系列之十七:产品移用造成的风险

银行的信用风险,造成的原因有很多。调研不充分、风险评估不专业、客户不诚信、客户经营能力不逮、经济周期因素、行业下行、市场变化等等,都是原因。换一个角度,梳理产生风险的原因,信用授信产品的移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有段时间分管个人业务,信用卡发行的任务沉重,于是下基层调研。经营行的行长、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客户经理,都建议可以考虑给个体经营户、小微企业主发卡,提高授信额度到一百万、两百万甚至...
阅读全文>>
2018年05月14日 16:35

香港要突破桥梁思维

一   香港从来没有离开过内地。   香港历史上的起起伏伏、沉沉浮浮,都与内地有关。   明、清两朝都有过“海禁”。明朝的“海禁”,是禁止贸易。清朝顺治年间,1655年的“海禁”,是为了防范海上的复明志士、巩固政权,“片板不得出海”。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一律内迁三十到五十里。那时,香港是个无人岛。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平定台湾,才重开海禁。当时迁了一部分广东民众去开垦香港岛。这部分...
阅读全文>>
2018年05月07日 09:33

银行乱弹系列之十六:人们意识中的银行

银行是商业机构。然而,在一般人的意识中,恐怕不是这么来看待银行的。   人们去商店买东西,是去花钱的。买来的东西,或许非常满意,所谓物有所值。也或许买了假冒伪劣,心里不舒服。也或许一时冲动,买了又后悔了。不管怎么样,钱是花出去了,只能认了。过两天,这事可能就忘了。   人们去理发、看电影等,也是去消费,去花钱。   总之,是花钱换商品、换服务。   人们去买股票、去办企业等,那是投资。...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31日 08:47

RegTech:监管Tech还是监管Fin

RegTech一词,因FinTech一词而出现。可想而知,它监管的对象应该是FinTech。然而,进一步深思,好像又不尽然。

从银行发展史看,银行,包括整个金融业,不断在应用新的科技以改进业务,也不断在创新业务模式。历史上有银行因为应用新的技术,或者创新业务模式而引得阶段性的市场先机,但好像并没有银行因为迟用新的技术或新的业务模式而倒闭的。一般情况下,只要有银行成功应用新的技术或新的业务模式,并且取得了明显效果,其...

阅读全文>>
2018年03月10日 09:09

银行乱弹系列之十四:打开零的过程

银行乱弹系列之十四:打开零的过程

再到香港工作,香港分行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当时由于中国恢复世贸成员地位,外贸进出口爆发式增长,相应的,香港的银行业也大量发展贸易融资业务,中资银行更是得天独厚。此时香港分行的业务集中在贸易融资上,同时又刚刚遭遇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香港经济环境还不是很好,如何进一步发展是摆在眼前的课题。两个有利条件:一是内地经济经受住了金融海啸的冲击,继续高速发展;二是香港分行经受住了金融海啸的冲击,经...

阅读全文>>
2018年02月22日 10:09

年味红包里的香港

年味红包里的香港 正月初一出门,香港人就要开始派发利是了。等到年假结束,那是发利是的高潮,公司要开市吉利啊。正月十五以后,就基本消停了。过了正月,利是也就绝迹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做国际业务,经常会有一些外资银行的同行或外资企业的人员来访,我们也会上门拜访。互访中往往还会互赠礼品。外方赠送的礼品一般都是精致而廉价的笔、名片盒等。最夸张的是日本人,郑重其事地捧上一个包装精美的大盒子。当你怀着激动而好奇的心情...
阅读全文>>
2018年02月12日 14:36

银行乱弹系列之十三:信用卡服务启示录

银行乱弹系列之十三:信用卡服务启示录

“刘先生,你好!我是某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某某号客户经理。请问你今天晚上信用卡是不是有消费了?”是男声,广东普通话。

 

“你好!是啊。”

“请问你是在什么地方消费的?大概消费了多少?”

于是我告诉他我在哪里消费了,消费了多少。明白他主要是想知道我最大的一笔消费。

到香港工作后,第一次有了信用卡。2000年以前,内地还只有准贷记卡,银联更是无从谈起。

这时是晚饭后陪妻子刚从SOGO购物回到小...

阅读全文>>